Python中双前导下划线__var的正确理解

近期作者发现很多Python学习者居然把双前导下划线(也就是双下划线前缀)理解成私有属性了,甚至是很多Python教程中也这么理解,这让作者感到惊讶。

首先先看一段代码:

class test:
    def __init__(self,name):
        self.__name = name
 
A = test('张飞')
print(A.__name)

可以发现,对象A通过对__name属性的访问,直接造成了AttributeError。

这样看起来似乎self.__name是被私有化了,然而事实真是这样么?

双前导下划线的作用

双前导下划线会导致Python解释器重写属性名,以避免子类中的命名冲突,这也叫做名称修饰。解释器更改变量的名称,以便在类被扩展的时候不容易产生冲突。

通俗的讲,使用双前导下划线的变量,会被编译器重新命名,并非是变量私有化。

那变量被改成什么了呢?

print(dir(A))

打印出对象A的所有属性和方法,并没有找到__name,却找到了一个_test__name的属性;

没错,_test__name就是被更名后的变量,单下划线+类名+变量名。

print(A._test__name)

这样就可获得所谓的“私有属性”了。

再来看一段代码:

_test__name = '张飞'
 
class test:
    def getName(self):
        return __name
 
A = test()
print(A.getName())

你猜会发生生么?

原创内容,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;
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perfcode.com/p/970.html

分类: 计算机技术
推荐阅读:
Python print()函数 print() 函数是 Python 内置函数之一,用于输出指定的对象。它可以接受多个参数,用逗号分隔,它们将被依次输出,并且默认情况下它们之间会用空格分隔。在输出完成之后,print() 函数会自动在末尾添加一个换行符。
Golang实现冒泡排序算法(Bubble Sort) 本文将使用Go语言完成冒泡排序算法(Bubble Sort)的实现;
一条Linux命令生成一个指定长度的随机密码 在Linux系统下,你可以只需要一条命令就可以生成指定长度的随机密码:
Python数组求和 给定一个数组,使用Python进行数组求和;
查看Linux系统是32位还是64位 在Linux系统下,你可以通过一条命令获得系统是32位的还是64位的:
SQL删除数据库 如果要删除现有的数据库,则可以使用DROP DATABASE语句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