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requests请求后的响应内容

使用Requests进行get请求或post请求后,requests会返回一个Response对象;

这个Response对象包含许多我们需要的东西;
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'https://www.baidu.com')

状态码

Response对象有一个status_code属性,它表示服务器返回的状态码:

print(response.status_code)

200表示服务器成功接受了我们的请求并返回;404表示请求的页面不存在;

返回的内容

你可以使用text属性获取服务器响应的内容:

response.text

使用text属性读取的内容都已经被Requests自动解码。大多数的字符集都能被Requests正确的解码。

请求发出后,Requests 会基于 HTTP 头部对响应的编码作出有根据的推测。当你访问response.text之时,Requests 会使用其推测的文本编码。你可以找出 Requests 使用了什么编码,并且能够使用response.encoding属性来改变它:

如果你改变了编码,每次访问.text时,Requests都会使用.encoding的新值;

如果你创建了自己的编码,你应该使用response.content来获取未被解码的二进制内容;

Requests会自动解码使用gzip或deflate进行编码压缩的数据。

读取JSON响应内容

Requests内置了一个JSON解码器,是你读取JSON内容变得非常简单:

response.json()

json()方法会返回一个JSON对象;如果JSON解码失败,它会抛出一个ValueError: No JSON object could be decoded异常

原始RAW流

如果你想获取服务器返回的原始数据流,你可以使用response.raw,它将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,你可以使用该对象的read()方法读取内容。

如果你确实要这么干,你应该在最初的请求中设置stream=True
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'https://www.baidu.com/',stream=True)
response.raw.read(10)

当数据过大时,应使用response.iter_content()方法来处理。

将完整的数据保存为文件:

with open(filename, 'wb') as fd:
    for chunk in response.iter_content(chunk_size):
        fd.write(chunk)

原创内容,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;
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perfcode.com/p/requests-response.html

分类: 计算机技术
推荐阅读:
C语言计算卡特兰数(catanlan number) 卡特兰数(Catalan number),是组合数学中一种常出现于各种计数问题中的数列;本文使用C语言来计算卡特兰数;
Python repr()函数 在Python中,repr()函数用于获取一个对象的字符串表示形式,通常被用于调试和日志记录。这个字符串是可以用来重新创建该对象的一个有效的表达式。
Linux定时执行命令 在Linux下,可以通过一条命令即可实现在指定时间运行某个命令:
C语言strcat()函数:追加字符串到另一个字符串尾部 strcat()是C语言标准库中的一个字符串函数,用于将一个字符串追加到另一个字符串的末尾;
Python dict()函数 在Python中,dict()函数用于创建一个字典对象。它可以接受不同类型的参数,并根据参数的不同生成字典对象。具体来说,dict()函数有以下三种使用方式:
C语言获取整行输入的多种方法 在C语言中,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从标准输入流(stdin)中读取整行输入;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例如fgets()、scanf()、getchar()这些函数;